欢迎光临本站!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孔子学院  >  志愿者风采

情迷中华,缘续纽卡

作者:李露发布时间:2019-03-12   点击数:

   冬尽夏盛,时光飞逝,来澳洲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将近十个月了,这大半年所见之景所识之人,尽皆成为美丽的浪花,点缀在湛蓝的记忆之海上。令人赞叹的碧海蓝天视听盛宴随着眼界的开阔升华为天空闲逸的白云,而让人感动的人情事物心神交流却在时间的发酵下汇成内心涌动的暖流,长久的给你温暖与力量。

    在第一学期的课上认识了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女士Lisa,她家在离纽卡斯尔大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农场。因为没车,晚上步行又不安全,历届志愿者们通常都是下课由学生送回家的,Lisa 便以希望课下还能再练几分钟口语为由争取送我回家,我们也因此开始了课后更深入的交流。她去过中国成都,提起大熊猫,Lisa双眼都会放光一样的兴奋,我刚来澳洲看到考拉时大致也如此吧。提起中国的大山大河,她激动万分,眼球闪耀如山川般灵秀;说起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信奉基督教的她也虔诚得肃然起敬一般,连连赞叹。和很多来上中文课的朋友一样,她看过很多介绍中国的书,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都对这个崛起中的国家心怀敬意。她说,希望以后能读中文书,通过学习语言,更好的领悟中国的文化。

       Lisa学得非常快,其他同学的“e”“ ü”难点,在她身上很快就攻破了。她的词汇句子掌握得也很好,每次用中文跟他练习课本上的对话,或者额外补充的日常用语,她都能准确且熟练的应答。我在心中很是惊喜她有这样的“中文天赋”,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第五周下课后的晚上,她刚启动车准备送我回家,车里突然发出了我读拼音表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每次来上课和回家的路上都会听我发给他们的录音,内容都是所学的拼音词汇或者小对话的句子。来回各两小时,一边开车一边听,有时候还跟着读,在家做饭也会听,还教她的丈夫,两个人一起练习,可以说只要有空闲都用在学中文上面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她家住那么远,也是第一次知道她不仅花四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还用了这么多精力在认真学习汉语。那天晚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觉自己承载的信任更多了,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但压力变大的同时,内心崇高的使命感也开始闪光。作为传播中华语言与文化的使者,我骄傲着,激动着,仿佛脚穿沉重镶金舞鞋,依然兴奋的翩翩起舞。

    正是Lisa这种认真的态度促进我教学上提高要求,不断改进。我更加珍惜课上两小时,努力精炼教学内容,补充更多实用的词汇和对话。与此同时,也尽量丰富他们课后的学习资源,花更多功夫录训练语音的音频,上网找更多识记汉字的教学材料,搜寻更多适合初学者的中文歌曲和视频。这个主动改善教学的过程中所提高的专业技能,可能是一年专业课也比不了的宝贵财富。

       这一次的震惊与感动,意义不仅在我的教学上,更在我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上。用Lisa的话说,学习大多是自己努力的过程,老师课上的指导是取得突破的关键,而自己课后的练习才是积累提高的基石。我从来到澳洲就想提高英语考雅思,但口语这块一直指望着跟本地人练习来提高,反而自己私下放纵不管了。但其实,跟朋友聊天确实能锻炼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和流利程度,但自己积累词汇丰富表达才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基础。

    Lisa的丈夫Mark后来也来孔院上中文课了,每次看到他,想到四个小时开车的疲惫,想到他们觉得为一节中文课付出这么多时间精力都值得的认可,内心非常感动。希望他们坚持学下去,下次去中国看到他们心心念念的大熊猫,看到长城,看到中国的壮丽山河,能熟练的用中文抒发激动的赞美之情。更希望这份与中文的缘分一直延续,延续到未来教自己的亲戚朋友,成为连接澳洲与中国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