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教育国际动态信息2013年第5期(总第19期)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3-02-28   点击数:

一、国际动态

1、英格兰A-level改革计划出炉

英国教育大臣高夫(Michael Gove)宣布将会对英格兰地区A-Level(普通教育高级证书)的考试进行改革,让考试更加严格,但是减少考试的次数。高夫在给英格兰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qual)的信中指出,目前的A-level考试不能给学生带来所需要的巩固知识基础。苏格兰学生有不同的考试体制,而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将会自行决定是否要对A-level考试做出改革。

BBC的教育事务记者沃尔顿表示,高夫所担心的是,目前的模块式课程安排需要学生们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考试,而在更深程度地理解所学科目方面却时间不够。新的改革方案显示,AS水平考试成绩将不会计入A-level的成绩之中,届时会算作是独立的资格。隶属于著名的罗素集团(Russel Group)的大学将会在监督A-level考试内容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以确保考试具有足够的挑战性。

这些改革将会在2015年生效,不过BBC记者指出这会引起争议。工党的影子教育大臣已经谴责说,政府这种做法是回到从前,缩小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在此之前,高夫已经计划取消目前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从2015年推出难度更大的英国文凭证书(English Baccalaureate Certificates)考试。

很多活动人士将会在晚些时候向首相府提交一封呼吁信,希望卡梅伦能够对考试改革的速度重新进行考虑。(吴和林)

2、美国“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资助学子留学中国

美国东部时间124日下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国务院宣布成立“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为有意前往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经济支持,并进一步推动与发展美中战略关系。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们将目光对准了学生交流这个项目,因为我们坚信我们两国的未来就在年轻人手上,我们双方在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方面做得越多,我们的双边关系就会越好,我们各自国家的未来也会更好。”

据介绍,“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系非营利、非政府组织,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发起全国性公关活动,鼓励美国人赴中国求学,同时寻找新的资源,为来自贫困社区的美国学生创造机会前往中国留学。

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的目标是在20102014年期间向中国派送10万名留学生,包括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院的学生。此次成立的“10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将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并将落户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校园内,而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民间机构以及慈善家。

万向美国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万向美国公司的项目经理丹尼•李说:“万向一共投入了75万美元,这是去年的项目。今年我们预计有5个项目,人数会增加到120人。总的投入,美国和中国加在一起,大概是150万美元左右。”

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最早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11月访问中国期间宣布的,国务卿希拉里2010年启动了这项计划,目的在于加深美中在教育、科技和体育等领域的互动合作,增进两国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

中国政府对美国这项计划也大力支持。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说:“中国政府将为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每年提供1万份奖学金。”然而,目前在美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仍然远远多于在华学习的美国学生人数。张业遂说:“现在有19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而美国只有24千学生在中国留学,英语是中国的第一大外语,中国大概有3亿人学习英语,这几乎是美国全国的人口。”

美国国务院早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2011学年,在海外学习的美国留学生人数约27万人,其中留学英国的学生最多,留学中国的学生位居第五;而在2011-2012学年,在美国大学就读的留学生人数约76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超过19万人,总人数位居首位。(吴和林)

3、俄罗斯科学院和教育科学院启动"100套书"项目

为完成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俄罗斯联邦权力机构和俄罗斯文化部的要求和指示,进一步扩大俄罗斯中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中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并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俄罗斯科学院和教育科学院近期将启动“100套书”项目,预计包括关于俄罗斯联邦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方面在内的总计5000本书。

据了解,“100套书”项目为制定继续教育项目奠定了基础,依靠不同形式(课内书籍、课外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中实施,后期可能发展新的活动形式如工作室、俱乐部和作者与读者见面会等,旨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发展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这个项目在题为“儿童和成人阅读:书籍和个性的发展”的国际科学实践研讨会(201242226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儿童文学作家做过讨论;在题为“现代儿童学生:质量和成果”的国际科学实践研讨会(201252831日在莫斯科举行)上与来自俄罗斯各个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和学院代表也做过讨论。

目前,这5000本书的具体书单正在由专家组成的工作团队制定中,而专家团队由俄罗斯科学院、教育科学院、文化部、地区发展部、大众媒体、公共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俄罗斯中小学的教师代表组成。同时,团队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征集活动。参考活动结果和感兴趣的社会组织的建议,俄罗斯科学院和教育科学院将最终确定本项目中5000本书的具体书单。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表示,“课外阅读”是俄罗斯中小学生教育的著名传统,并伴随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起来,目的在于激发儿童阅读和喜爱文学的兴趣。因此,必须创立属于俄罗斯民族的书籍库,而且每一个俄罗斯现代中小学生都应该通读和理解这些书籍以及这些书籍所涉及的俄罗斯知名哲学家、教育家和作家。

本次项目负责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专家认为,5000本书的质量很重要,要在青少年里建立起“100套书”项目的积极形象,并积极推动他们参与其中。此外,家长(家长协会)也必须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机构实施这一项目。(张艳)

4、联合国将帮助1万名学校领导者实现专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一家名为Varkey GEMS的基金会共同实施“万名校长领导力增强项目”。该项目计划未来4年帮助1万名学校领导者实现专业发展。

目前,在教学工作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支持人才”一直是改变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万名校长领导力增强项目”的目的便是培训学校领导者去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有助于解决教学工作中的三个主要挑战:新教师培训质量过低,在职培训缺乏,培训内容空虚或过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一切证据表明,支持学校校长和领导者的专业发展是任何以改善教育质量和改变校园文化的改革成功的关键。”

据悉,这一项目初期主要在加纳、印度和肯尼亚三国实施。(张艳)

5、英国:将加大教师入职培训前考试难度

日前,英国政府宣布,自20139月起将实施新的更加严格的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前考试,此举旨在提高教师职业标准和教师准入门槛。

据悉,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英国一家领导校长和教育专家的独立评估机构,他们提议提高英语和数学考试的难度,即提高这两门学科的合格分数,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按照新的考试规定,那些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首先要通过入职培训前新的英语、数学和推理考试,而且数学考试禁用计算器。

据报道,现行的考试只需通过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的测试。最新统计资料显示,过去约98%的候选教师都能通过现有的测试。

英国提高教师入职培训前考试的难度,意在提升教育系统的标准,而这将助力于英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保持兴旺发达。

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表示,来自全世界的实践经验表明,严格遴选教师是提高教师质量和教师地位的关键所在。

其实,实施新的教师入职培训前考试,是英国政府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战略之一。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培养下一代杰出教师行动计划,其中包括五大举措:为理科成绩优异毕业生人均提供2万英镑的补助,用于参加教师培训;为有志于参加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和愿意在最具挑战性学校工作的毕业生提供额外的经济资助等等。(阮劭)

62012年全球GRE报考人数已超出65.5万人次

近日,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公布消息称,2012年全球GRE报考人数已超出65.5万人次,其中,中国和印度的GRE报考人数同比上升30%

同时,认可GRE考试成绩的院校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在数千所已接收GRE考试成绩的研究生院校的基础上,认可GRE成绩的研究生以及商学院数量新增逾14%,其中大多数新增院校为亚洲和欧洲院校在申请人和高等院校。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学院认可GRE成绩,包括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美国前100所商学院中90%的院校,及2012年《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MBA排行榜”中排名前107所院校。

ETS表示,2012GRE考生全球多样化的特点,也将在今年研究生院以及商学院的录取环节体现出来。(吴和林)

7、中国学生人数居韩国首尔大学外国留学生之首

据首尔大学汇总的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就读于首尔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增长了21%,特别是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几乎占留学生总数的一半。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10月,首尔大学在册的外国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博士课程的总计2080人,加上交换生和访问学生等学习非正规课程的约320人,外国留学生达2400多人。

首尔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首尔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数与2009年约1890人相比,增长了21%。从留学生的国籍来看,也由3年前的89个国家增加到110个国家。

按留学生的国籍统计,中国以726人名列榜首,其次分别为美国253人,日本168人,蒙古102人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的留学生约占留学生总数的48%

对此,有关人士分析称,随着人们对首尔大学认知度的提高以及对韩国流行音乐等韩流热的关注,加之近年来海外50多所大学与之签订交换生和访问学生协议等,导致了外国留学生的持续增加。(李萍)

8、美国40名学生入围英特尔科学奖决赛 10人为华裔

美国“英特尔科学天才探索奖”(简称Intel STS)入围前40名高中生名单23日揭晓,其中华裔学生共10名。

来自美国全国各地的入围前40名的高中生,将于3713日前往首都华盛顿,参加角逐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总额超过63万元的奖学金,其中获得冠军者将赢得10万元奖金。获资格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决赛者,每人至少可获得7500元的奖励。

进入前40名的参赛学生,将展示他们的研究项目,并接受全国顶尖科学性家们的面试、鉴定和考核。

今年英特尔奖前40名入围者来自21个州40所学校,男生和女生平分秋色,各占20名。入围决赛者的参赛研究项目包括了生物工程、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和空间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植物科学等16个类别。(李萍)

9、法国汉语年活动巴黎闭幕 共举办300余场教育活动

中法语言年法国汉语年活动24日晚在巴黎落下帷幕,数百名中法政府官员和教育界人士出席闭幕式。

法国汉语年于20117月在巴黎拉开帷幕。活动期间,300余场教育活动在全法60个城市的700余所大中小学和教育机构相继开展,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在闭幕式上致辞说,中国高度重视同法国的关系,值此中法建交49周年来临之际,愿与法方共同努力加强双边合作与友好交流,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与方式,进一步推动中法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指出,中法语言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两国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共有十多万人在大学、中学和各类研究机构学习法语;同时,学习汉语的法国大中小学生也达到5万人,还有近万名学员在15所孔子学院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郝平表示,希望双方以语言年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继续大力支持汉语在法国和法语在中国的推广,共同组织形式多样的语言合作项目,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中法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2010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共同商定互办中法语言年。201174,法国汉语年在巴黎拉开序幕。同年913日,中国法语年在北京开幕,并于201212月在北京落幕。(李萍)

10、中国驻俄大使:2013中俄将扩大互派留学生人数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20日表示,中国与俄罗斯在2013年将进一步加大两国教育合作的力度,扩大相互间互派留学生的人数。

李辉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的2013年留俄学生春节联欢会结束后的招待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期待2013年俄中双边关系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两国能够继续深化务实合作。

他指出:“在这方面,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两国领导人商定,将进一步加大两国教育合作的力度,扩大合作的规模,包括扩大两国相互间留学生的人数。”

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赵国成同样期待新的一年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12月份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与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两次会议上均提出了对两国教育今后合作的计划和设想。

赵国成具体说道:“其中之一主要是扩大中俄两国留学生互换的规模,并搭建更多高校之间的合作平台,譬如经济类、师范类和语言类高校之间的合作平台,以期在中俄高校和学者之间的务实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表示,希望两国教育领域合作的基础在2013年能够进一步夯实。

李辉在采访中透露说,目前俄罗斯全境共有2万多名中国留学生。(阮劭)

11、中国以色列促进学生双向流动 在以留学人员大增

2012年是以色列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周年,中以留学自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教育在以色列是份宝贵遗产,以色列政府鼓励教育面向世界,要求7所大学尽可能提高招收国际学生的比例。同时,以色列鼓励大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广泛了解世界各国的知识。以色列大学毕业生到国外接受教学实习者占65%以上。

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30多所大学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7所大学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中以教育合作交流已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色列政府根据其教育发展状况,进一步深化国际战略,加强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促进两国更为密切的学术交流,增进两国教育合作创新,决定自2012年起每年拨款4000万谢克尔(约合7200万元人民币)向中国提供250个奖学金名额。该奖学金包括100名本科生、50名硕士生、100名博士后。该项目由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具体实施。

中国到以色列的留学人员随着以色列安全的逐步稳定而迅速增加。据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教育组统计,中国在以色列留学人员主要分布在以色列7所大学和以色列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其中博士后和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访问学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7%24%18%1%;自然科学领域留学人员占总人数的66%,社会科学领域留学人员占34%。(李萍)

1B二、他山之石

1、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之一:全方位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教育部123发布《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在其第二部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工作要点》指出:要“全方位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稳妥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涉外管理方面职权。加强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建设,完善多边和双边教育交流机制。提高公派出国留学质量与效益,加强自费出国留学服务管理。采取措施吸引境外学生来华留学,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引进一批境外高水平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加大引进国外专家工作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实施《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研究制订高校赴境外办学的指导意见。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教育国际规则制定。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李萍)

2、中法合作项目汇编

1) “蔡元培”和“徐光启”项目

“徐光启”项目:此项目资助中法两国实验室科研人员一年之内的互访交流活动(项目详情请见http://www.ambafrance-cn.org/2012%E5%B9%B4%E5%BA%A6-%E5%BE%90%E5%85%89%E5%90%AF%E9%A1%B9%E7%9B%AE-%E5%BE%81%E9%9B%86%E5%90%AF%E5%8A%A8.html

“蔡元培”项目:此项目资助中法两国实验室科研人员两年之内的互访交流活动(项目详情请见

http://www.ambafrance-cn.org/2012%E5%B9%B4%E5%BA%A6-%E8%94%A1%E5%85%83%E5%9F%B9-%E9%A1%B9%E7%9B%AE%E7%94%B3%E8%AF%B7%E5%90%AF%E5%8A%A8.html

关于中方人员申报蔡元培项目的具体信息,请参见基金委网站:http://www.csc.edu.cn/chuguo/cfeb6f3a6f61458bac039ed99dba3e5f.shtml

2) 法国优秀奖学金项目(硕士层面)

此项目是由法国外交部下属法国驻华大使馆管理的一个资助硕士层面的项目,每年提供大约30 个奖学金名额,同时包含理工学科和文科,每年文理学科可以各平分到15 个奖学金。

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www.ambafrance-cn.org/%E5%A5%96%E5%AD%A6%E9%87%91%E9%A1%B9%E7%9B%AE-France-Excellence.html?lang=zh

3) 法国科学研究署ANR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合推出“绿色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项目,包含以下2个具体项目课题申报项目:

· “数字社会软件硬件构架”项目(INFRA) :项目申报开始时间: 20121129 : 截至时间: 2013212

页( 英文) : http://www.agence-nationale-recherche.fr/en/research-programmes/aap-en/hardware-andsoftware-infrastructures-for-the-digital-society-infra-2013/nc/

· “数字模型项目” (Mn):项目申报开始时间: 20121129 : 截至时间: 2013212

网页( 法文) : http://www.agence-nationale-recherche.fr/programmes-de-recherche/appel-detail/modelesnumeriques-mn-2013/

4)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针对研究人员互访交流的项目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国际科研合作欧洲管理处负责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资助中法双边的科研人员针对申报的联合科研项目的合作所需要的互访交流。资助交流时限为一周到一个月,联合申报项目需同时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相对应的中方科研机构申报。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申报时间:6 25 日至9 21

中国(针对中国申报方):

- CAS 中国科学院 : 国际合作处: 钱田甜(ttqian@cashq.ac.cn

http://www.bic.cas.cn/tzgg/201207/t20120703_3608248.html

- NSFC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处: 李文聪,徐进 (liwc@nsfc.gov.cnxujin@nsfc.gov.cn)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49469.htm

5) 巴黎研究项目

由巴黎市政府提供的“Research in Paris”— “巴黎研究项目”:

http://www.paris.fr/english/business/grants-and-requests-for-proposalsduplique/rub_9940_stand_98273_port_24815

此项目旨在资助 :

- 除了包含旅费以外(固定金额),一个博士后在巴黎3 个月至一年的经费(每月净资助2500 欧元)

- 除了包含旅费以外 (固定金额) ,一个资深研究员在巴黎2 6 个月的经费(每月净资助3000 欧元)

6)法国科学研究署ANR 和中国科技部联合资助的生态科技科研合作项目

项目申报开始:2012 年第49 个星期,截止时间:2013 年第9 个星期

中文信息:http://www.ambafrancecn.org/%E5%9C%A8%E6%B0%B4%E8%B5%84%E6%BA%90%E9%A2%86%E5%9F%9F%E7%9A%84%E7%A7%91%E6%8A%80%E5%90%88%E4%BD%9C.html?lang=zh (张艳)

3、国际化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立校之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访谈摘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近日接受凤凰网教育专访,在访谈中,施建军提到,“我们的学校规模不大,但始终以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为引导,我们的理念就是要办是精品的大学。”他分别从六个方面谈到了大学的建设,他说:“国际化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立校之本;优秀的校长要能够创造激励人才;我是不小心当上校长的,曾任中学物理老师;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太低,创新意识还不够;做行政比教书对社会的价值更大;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大学的教育是自律的。”

现将访谈中有关国际化办学和就业国际化内容摘录如下,

凤凰网教育:学校的商学院也成立30周年了,在这30周年当中,有没有取得一些很有成绩的东西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商学院在我们对外经贸大学,是中国应该是第一批商学院,而且也是国际商学院,最大成绩当时我们讲,是从国际化的商学院到商学院的国际化,这是我们一句话的大口号。

凤凰网教育:对,您经常在很多演讲当中都会提到这句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刚开始我们国际化是一个盖浇面,是一个表皮,现在整个里面都是国际化的,整体上商学院已经国际化了,现在国际认证、国际发表、国际交流、国际合作课题、国际学生,我们的国际化课程是中国大学里面比较多的,我们的课程里面有20%的课程是用双语和英语上课的,我们的留学生数,我们学校有3000个留学生,占学校人数简单来说是五分之一,校园里面每五个学生就有一个老外,这个校园的国际化程度是比较高的,我们有很多外界的师资,这些老师也是我们宝贵的资源。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在我们学校还有俄罗斯人当老师,他们也在这儿生活很多年,也很习惯,所以我们老师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然后我们教材的国际化,教育体系的国际化。

我经常讲对外经贸大学是不出国的留学,不用出国在这儿就享受国际化的很多资源条件,最后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因为我们是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学校如果说商学院要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在国际竞争中能够获取胜利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我想我们学校和其他有一些学校,可能在这方面有点差别,我们的外向度更高,这样能够培养我们为中国开放性视野服务。

凤凰网教育:这是咱们学校的一大特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国家的,国际化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路,从学校一开始成立就是国际化,因为外贸、发展我们才有北京外贸学院,然后我们现在的特色就是国际化,所以每年我们举行国际文化节,世界上有近百个国家的参赞使节,来参加我们的活动,经常有100多个国际嘉年华的这样一个活动,我们每年都有,这就是我们的特色,特色里面我们体现出更多的思路,办学的思路,我们引用的教材,我们引用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理念更多的国际化,这也是我们现在吸引人才重要的原因。

凤凰网教育:咱们对外经贸大学的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大多的就业方向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50%是涉外的,就是说他们的就业方向一个是出国、合作公司,国际跨国公司工作,还有四大会计事务所,还有中国中资机构到海外开拓,比如说中石化、中国银行,他们在海外开拓,到这些公司从事海外开拓的业务。这是我们特色,占40%多到50%这样一个比例,其他一部分学生是深造,继续考研、出国深造,还有一部分到了国内的一般国有企业,总的情况我们这些年的分配情况,就业市场是非常好的,我们的就业率都超过9899这样一个比例,就是学生在市场上还是有强硬竞争力的,尤其是流利的外语,是他们竞争力重要的一个基础和手段工具。(吴和林)

4、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通中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

在中国和法国建交49周年之际,中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华东师范大学法文网站28日正式开通,成为目前中国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近年来,上海华东师大与法国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该校副校长任友群介绍,2002年,华东师大与法国高师集团联合启动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项目,至今,已招收13286名硕士毕业生,华东师大还选派了96名博士研究生到法国高师留学深造,其中55名人获得博士。2005年,双方还成立研究生国际教育合作专门机构“中法联合研究生院”。

迄今为止,法国高师已派出约百位专业教师和研究所人员到华师大授课2400余学时。华师大何鸣元院士新近获得法国政府办法的“棕榈叶骑士”勋章。

在科研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不仅与法国高师集团建立“中法科学与人文社会学联合研究平台”,还与里昂高师联合建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平台”等跨学科国际科研合作平台,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联合攻关。任友群说,开通法文网站也是华东师大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的举措之一。

登陆网站,超大高清大图、简介的页面设计、清晰的功能划分……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网站由学校概况、校园生活、科研力量、国际合作等六个固定信息版块和实时更新的学校新闻栏目组成。记者看到,在国际合作版块,华东师大国际合作伙伴,尤其是合作的法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得到呈现,并能直接链接入合作方网站。据介绍,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还将与微博、人人等10多种全球社交媒体视线内容共享。(吴和林)

5、教育国际化大步行:云南着力建设“一园三平台”

第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去年11月在云南圆满落幕,中国—南亚商务论坛教育分论坛举办,目前来滇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万人,云南推进教育国际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云南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探索和实践中确立了坚持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的原则,着力建设“一园三平台”——国际教育家园、国际教育基础建设平台、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平台、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机遇,积极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

推进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政府在云南大学等11所高校启动建设了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省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使其成为较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培养平台。云南全省高校广泛开设小语种专业,培养了一批适应国际与区域合作的急需人才,以及掌握泰、缅、越等小语种的应用型人才。全省平均每年派出师生300余名到周边国家留学和学习。高校境外办学也实现了零的突破,红河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开展境外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实施。各高校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如在云南农业大学建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和高等教育“走出去”;成立了“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

云南省教育厅在调研的基础上,鼓励并支持了40所有条件的高级中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以合作方式举办国际学校或国际部,并已招生。一批高校成立了留学生院,主动配置资源,促进发展,留学生规模有较快增长。云南省与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及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达成协议,选择云南5所中学作为试点,推进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在中学的教学实践,该项目在云南中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每年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预期。今后云南省还将推进意大利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学习。云南省政府积极支持和资助高校召开不同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每年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超过百个,扩大了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发挥优势广泛实施走出引进

云南省充分发挥地缘、亲缘优势,积极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云南省财政设立了专项经费,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已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和美国合作建成了5所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13个汉语培训中心。经国家汉办批准,云南大学附中等8所中学成为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省还组织承办了多批高水平的汉语夏令营活动。

以奖学金为导向,走市场化路子,扩大来滇留学生规模,是云南省一项重要举措。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因地理相近、文化相似、部分民族同源,且留学费用较低,学生对留学云南情有独钟。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云南省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和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的导向作用,资助周边国家优秀留学生来滇学习;积极走出去,先后开展了云南教育美国行、东盟行、南亚行、北美行、港澳行、大湄公河区域行等交流活动,举办云南教育推介会,在当地社会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和中国、云南教育热。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学院成为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南亚国家留学生大幅增加。目前,来滇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由2001年的760人增加到2007年的1万人、2011年的2万人;其中,来自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留学生1.6万人,占来滇留学生总数的80%

与此同时,云南省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瑞典布莱金厄省,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美国犹他州教育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泰国教育部、20个邦教育局,柬埔寨教育部、社科院,印度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等政府和机构开展了宽领域、深层次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据云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正积极努力,争取3年以后来滇留学生总数达到3万人,其中学历生达到1万人以上规模,2020年留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把云南建设成为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的“多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和面向西南开放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支持在境外新建10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以及50个汉语培训中心。建设100个优质中国语言和文化学习活动项目。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信息平台。(阮劭)

三、外事新闻

1、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在我校召开

125日,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在我校召开。交流协会会长、我校党委书记马敏出席了此次座谈会。省教育厅对外处、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常务理事会会员单位代表和引智协会、留管协会、中外合作办学协会、对外汉语教师协会附属协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教育厅对外处处长刘立刚主持。

引智协会、留管协会、中外合作办学协会、对外汉语教师协会首先汇报各分会2012年工作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

马敏在致辞中指出,协会一定要服务湖北省教育发展的大局,力争把湖北这个教育大省办成教育强省,加强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他希望协会能够规范章程和工作流程,举办活动做到制度化,为湖北经济发展添动力。最后,他希望各协会办好2013年会员大会。

会上,代表还讨论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3年常务理事会会员单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副秘书长更新及协会《章程》修订事宜。

2、马来西亚成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访问我校

125上午,马来西亚成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彭德生一行6人和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行5人访问我校,并与外事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人员座谈。双方就国侨办夏令营项目、教师培训、高校交流、建立马来西亚华师分校和马华教育研究中心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

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肖兵说,省国际交流中心与马来西亚各部门各团体都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已与成功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其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合作,将重点委托给华师来实施。

会谈结束后,副校长李向农会见成功中心和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行人员,对本次会谈的成果表示肯定,对达成的意向表示支持,希望华师与成功中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展裨性的合作,为华师的国际化做出贡献。

3B四、港澳台动态

17B台湾动态

(1) 台湾少子化危机有解?马英九:今年生育率很乐观

据台湾ETtoday新闻网报道,国民党123日下午举行中常会,会中邀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就“幼托整合执行情形”进行专题报告。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听取报告后表示,去年的新生儿达到23.5 万,今年的内务部门也很乐观,因此当局要提供优良的环境,让年轻父母愿意生育,至于五岁前入学免学费的措施是否要调降年龄,则必须视财政状况而定。

马英九说,幼托整合的口号喊了14年,终于在2011年完成立法,通过法案大家都有共识,但重点是应该怎么合;他说,目前改制后成效达到99.52%,等于7000多家,有6999家都达到幼托园所改制幼儿园的进度。

他也说,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像是法律的拟定、早年农忙的托儿机构的建筑物等等,需要设法帮忙取得合法地位,另外人员方面,像是教保员等相关人员的晋用都要符合社会需要。

针对少子化问题,马英九说,当局要建立一个让父母放心,并且替父母养育子女的环境,幼托整合只是其中一环,另外像是五岁入学免学费,实施的情况不错,至于未来能不能往下延伸,还要视当局的财政情况而定。

至于公托停办后要如何维持供应量?马英九说,目前就“内政部”的资料来看,80%的幼儿待在家里,送出来的是少数,如果家庭有能力的也不要阻止,“就像是过去在台北市即使营养午餐很不错,但还是要给妈妈做的午餐一个机会。

(2) 台报:台当局应取消对大陆学生地域限制规定

从中新网获悉,台湾《中国时报》刊载投稿文章指出,台湾的大学招收大陆学生不足,主要是因为限制沿海六省市的户籍规定。作者呼吁取消这种规定,让大陆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台湾的大学教育环境。

文章摘编如下:

近来各界都把招收大陆学生效果归咎于承认学校数目的问题,但主要原因是限制沿海六省市的户籍规定,即只有原籍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六省市的学生,才能报名台湾的大学和研究所,因而导致报名人数较少。

为何台湾“教育部”在拟定陆生报考台湾的大学时,会定下这个地域歧视的规定,实在令人不解。

后来访问了拟定此项规定的部分委员,他们表示,当初是考虑学生家里的经济情况,才限定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就熟知大陆经济情况的人来看,这种规定未免太过于粗糙,沿海的六省市也有偏远县市属于贫困区,而其它省市的省会和重点城市的经济情况,不见得会比沿海六省市更差。

在此呼吁教育官员,在重新拟定陆生报考台湾的大学规定时,应该要取消此户籍规定,让大陆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赴台就读,充分感受台湾的大学教育环境,如此才能真正吸引不同出身的大陆各地人才,扩大两岸人才的交流。

22B香港动态

(1) 7所香港高校公布内地招生细则 学费普涨10%-20%

据钱江晚报报道,香港7所高校2013年内地招生计划出炉。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采取自主招生,内地高考生可直接在网上报名申请,报名在6月截止。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采取普通高考统招,批次为提前批。

此次内地招生,各港校招生计划多数与往年相当,但学费却普遍上涨,少则涨10%,多则涨20%。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学年的学费,都由10万港元增加两成至12万港元;香港大学虽然增幅为13%,但每年学费却高达13.5万港元,高居榜首。而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则由原本每年10万港元的学费增加10%,为11万港元。

据了解,虽然学费有所提高,但学校提供的奖学金也有所增加,港大的全额奖学金为每年17.5万港元,足够支付学生在港大就读期间的全部学费和基本生活费。香港科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额也随学费的上涨,增至四年共64万港元。

(2) 过去10年香港曾受专上教育青年人数增近一倍

从中新网获悉,香港政府统计处121出版《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主题性报告:青年》。报告指出,香港曾受专上教育的青年人口在过去10年大幅增加近一倍,增幅约95%

2011年,香港共有约86万名1524岁的青年,占全港人口的12.6%。由于接受专上教育(指中学之后的教育阶段)的机会在过去10年大增,因此香港曾受专上教育的青年人口亦大幅增加。在2001年,约17.3万名香港青年(占青年人口的19.5%)曾受专上教育,但该数字在2011年已达约33.8万人(占青年人口的39.3%),增幅约95%。另外,香港约86万名1524岁的青年当中,未婚比例由2001年的96.2%升至2011年的97.9%,已婚青年的比例则于同期由3.6%下降至2%,反映青年迟婚及独身的趋势。

报告中,关于青年的所有统计数字皆是扣除外籍家庭佣工后编制的数字。青年的数目在过去10年稍为下降,由2001年的约88.7万人下跌至2011年的约86万人。

26B澳门动态

(1) 专家齐聚澳大探讨高等教育学生事务及住宿式书院发展

澳门大学讯,“二○一三年高等教育学生事务暨住宿式书院研讨会”于123举行。多名相关的专家学者齐聚澳门大学,分享学生事务及住宿式书院方面的最新发展及经验。澳大副校长(学生事务)程海东教授表示,为配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该校将全力推行住宿式书院计划及增强学生事务的各项工作。

程海东教授表示,澳大即将迁入新校区,而为配合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澳大正全力加强学生事务的各项工作及推行住宿式书院计划,以达致教育成才的目标。

另外,澳大学生事务长余小明博士提到,澳大为了办书院曾到欧美考察学习,所以澳大现正试行的住宿式书院汇集中西特色。他期望透过是次研讨会探讨如何办出具澳大特色的书院。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东海博雅再现》、《多元宿舍之另类发展》等7场演讲。

(2)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圆满举行

201312122日,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在澳门科学馆会议厅召开。本次对话是由澳门基金会、中欧社会论坛主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协办,旨在利用澳门的传统地利优势,深化中西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打造汇聚中欧优质资源、多方参与、锤炼共识的思想平台。对话透过广邀来自中国和欧洲各地区的高端人士、外交使节、专家学者,以及各国媒体代表约50人共聚澳门,一同围绕“澳门与中西交流”、“欧洲危机与中国转型”、“欧洲和平与东亚和平”三大主题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人民网、腾讯网为本次对话架设专题网页,透过微博将现场的对话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实时上载,让本次对话能同时与全国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3) 澳门大学向星云大师颁授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

据澳门特区政府入口网站报道,澳门大学21日于台湾佛光山举行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典礼,澳大校董会主席谢志伟代表澳大校监行政长官崔世安向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颁授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于文化和社会事务上的卓越贡献。澳大校董会荣誉学位及荣誉名衔委员会主席李沛霖、校长赵伟、副校长(学生事务)程海东、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院长郝雨凡、教务长彭执中,以及来自各地的众多嘉宾、弟子出席见证并祝贺大师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本期责编:阮劭 董珊 编审:柯常青 王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