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王子宇 邹桥 沈诗捷 通讯员 吴和林)5月3日下午,“加拿大华师周”总结会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校领导杨宗凯、何祥林、李向农、黄晓玫、王恩科出席,学校各学院和部分研究所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外事处副处长张遗川主持。
外事处处长柯常青从情况综述、工作体会和建议思考三个方面总结了加拿大周的筹备和实施情况,用“新、高、实”三个字概括了加拿大周取得的成果。所谓“新”就是“学校搭平台,学院唱主角”的模式创新,学校为各院系的对外合作搭建开放和高端的平台,充分调动学院参与国际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代表团的遴选、出访还是后续跟进,加拿大周都体现出一个“实”字。而加拿大周的“高”在于标准的提高,此次活动由杨校长亲自带队、院长和教授参与、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互助,真正实现了“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他说,加拿大周前期工作虽然取得圆满成功,但不能“虎头蛇尾”,外事处将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更大力度地支持学院落实出访成果。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邱保胜、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唐鸣作为此次加拿大周代表团代表先后发言。
邱保胜以访问时间为轴,详细介绍了他所访问的魁北克大学、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卡尔顿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情况,阐述了双边合作基础以及此次访问的成效与收获。其次,他还建议继续丰富华师周活动的内涵,并认为应加快建设学校英文网站。
周宗奎从前期工作基础、访加工作进展和收获与展望三个方面对加拿大周进行了总结。他说,此次随团出访,先后访问了麦科文大学和卡尔顿大学ACE实验室,为麦科文大学师生开展了一次学术讲座。他指出,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学习了探索协同创新的开放式实验室研究与管理工作模式,还拓展了学生国际化学习资源。
唐鸣首先分析了我校政治学位列北大、人大、复旦之后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化水平不高,强调了学校人文社科类学院开展国际化的必要性。他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与国外高校进行广泛交流,进而提升学校文科院系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张遗川就筹办明年的澳大利亚华师学术交流周进行了工作规划与部署。他从项目宗旨、现有合作基础、未来合作建议以及项目时间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华师周的基础、条件和实施方案。据介绍,澳大利亚华师周将分五个阶段,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层层推进,预计将于2014年10月我校111周年校庆期间正式执行。
杨宗凯校长最后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加拿大周取得的丰硕成果。作为首个海外华师周项目,加拿大周开了一个好头,更加坚定了我校继续推动实施系列华师周的信心和决心。他说,我校的海外华师周活动将为学院提供一个共享和竞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鼓励各学院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手段,提高层次,不断丰富国际交流的形式和内涵。此次总结会是一个项目报告会,所有参团学院要积极落实此次加拿大周的成果,各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各院系,为学院提供配套支持和服务。接着,他简要说明了明年开展澳大利亚华师周的初衷,希望学校各院系积极筹备,充分利用接下来17个月的时间,争取这一宝贵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机会。最后,杨宗凯还特别提到,当天与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要宣传加拿大周项目,并通过合适的途径反馈学生的心声,使未来的华师周项目更好地服务学生,体现学校“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