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周锡瑞教授(Joseph W. Esherick)来我校访问并在华大论坛讲学。2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马敏在行政楼一楼接待室会见了周锡瑞教授并亲切交谈,近代史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高等研究院、学校办、图书馆及外事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武汉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教授和湖北大学前副校长周积明教授应邀参加了座谈会。
马敏对周锡瑞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周锡瑞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老朋友,对我校历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作为章开沅先生的好友,周锡瑞教授帮助了我校历史学领域的一批教授和学者。他希望周锡瑞教授今后能够考虑来我校长短期讲学,继续为我校的历史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添油助力,作出更大贡献。
周锡瑞教授回顾了与华中师范大学的渊源。他说,他本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和我校结缘,此后也多次来访,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科领域发展势头很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学者、教授,他将尽量安排时间,争取来华师长短期讲学。
随后,与会人员就周锡瑞向我校赠书及未来讲学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马敏书记代表学校向周锡瑞教授颁发了《华中师范大学聘任周锡瑞教授为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的聘书,正式聘任其为我校客座教授。
来访期间,周锡瑞教授与我校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举行研讨会,并为学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1943:反思历史的偶然》的华大论坛讲座。
周锡瑞教授生于1942年,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和博士学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师从于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196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毕业。他是当今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于1987年出版后,立即博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先后获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两个最高奖——费正清奖和李文森奖——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