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17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副主任Burndt Mueller教授受邀来访我校。校长杨宗凯会见了Mueller教授并与其举行座谈。来访期间,Mueller教授还为“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作了学术报告并同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17日下午,校长杨宗凯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会见了Mueller教授。副校长王恩科、研究生院、科研部、外事处、物理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粒子物理研究所多名教授参加了会谈。双方就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合作科研、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杨校长首先为Mueller教授介绍了我校的概况。他特别提到物理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希望能借助今年上半年成立的“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像BNL一样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科研,推动学科发展。他邀请Mueller教授以合适的方式加入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合作。
Mueller教授对我校的热情邀请与接待表示感谢。他先简要介绍了BNL的历史和科研情况,重点推介了未来十年将要开发运行的e-RHIC实验装置,希望我校能在资金和科研人员方面予以支持与合作。杨校长表示,学校会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对BNL的项目进行合作与支持。
双方还就理论物理方面的科研合作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项目进行了交流。最后,杨校长赠送了Mueller教授我校110周年校庆纪念品。
16日,Mueller教授应 “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邀请,作为教师团队的一员,参加了在我校召开的“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第1期暑期学校。Mueller教授为中心三个协同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40余名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及科研人员,就当前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探索新物质产生和性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作了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
在暑期学校期间,Mueller教授还参观了我校“夸克和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代翠教授和孙向明教授,就ALICE前端电子学主版和硅探测器的制作等,为Mueller教授进行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