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国际动态

教育国际动态信息2016年第18期(总第137期)

作者:发布时间:2016-07-04   点击数:

一、国际动态

12016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大学表现突出

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6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 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此次学科排名发布的学科集中在工程领域,包括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力电子工程、能源、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共7个学科。
  2016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各学科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分别是:
  化学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 斯坦福大学美国
  3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4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5 东京大学日本
  6 哈佛大学美国
  7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8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
  9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10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化学工程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中,有31所美国大学,10所英国大学,和11所中国大学。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排在第13名和第15名。


  土木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美国
  2 丹麦技术大学丹麦
  3 清华大学中国
  4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
  5 同济大学中国
  6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7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8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9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
  10 埃因霍温工业大学荷兰
  在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中,中国(包括中国香港)的大学表现突出,有四所大学跻身世界前十。排名第一的普渡大学莱尔斯土木工程学院院长Rao S Govindaraju表示“普渡大学莱尔斯土木工程学院很荣幸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16中得到肯定”。


  电力电子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斯坦福大学美国
  2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3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4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5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6 加州大学-洛杉矶美国
  7 奥尔堡大学丹麦
  8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美国
  9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10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美国
  美国大学在电力电子工程排名中表现卓越,前100名大学中有45所大学来自美国。中国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跻身电力电子工程世界前二十。

  能源科学与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清华大学中国
  2 丹麦技术大学丹麦
  3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4 伦敦帝国学院英国
  5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6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7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8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
  9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10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城美国
  中国大学在能源科学与工程排名中表现优异,有17所大学进入了世界百强,仅次于美国的25所。清华大学更以卓越的科研规模,高水平和顶尖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平均质量,以及校企合作程度排在榜首。其他入榜前二十的中国学校还包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斯坦福大学美国
  2 瓦格宁根大学荷兰
  3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4 哈佛大学美国
  5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
  6 牛津大学英国
  7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
  8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9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10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环境科学的领先大学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前100名。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发的泰勒环境成就奖被选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奖项指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 斯坦福大学美国
  3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4 剑桥大学英国
  5 西北大学(美国)美国
  6 哈佛大学美国
  7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8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9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10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中美英高校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南洋理工大学成功跻身前十。清华大学是该学科最高产的大学,在2010年到2014年发表了超过9000篇论文。中国一共有7所大学跻身材料科学与工程百强大学。美国材料研究学会颁发的冯·希佩尔奖被选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奖项指标。


  机械工程
  排名学校国家/地区
  1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2 斯坦福大学美国
  3 剑桥大学英国
  4 西北大学(美国)美国
  5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
  6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7 加州大学-伯克利美国
  8 莱斯大学美国
  9 加州大学-洛杉矶美国
  10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美国
  美国和英国大学在机械工程学科保持领先地位。加拿大,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的大学也有突出的表现。中国有6所大学跻身机械工程世界百强大学,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
  可见像加州大学-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美国顶尖大学在各学科的排名中都名列前茅。中国大学在这次的工程学科排名中表现强劲。中国大学在各学科进入前100名的次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清华大学在6个学科排名中都有优异的表现。中国表现突出的大学还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在2个学科中位列前20并且在6个学科中位列前100浙江大学在2个学科中位列前20并且在5个学科中位列前100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使用一系列国际可比的客观学术指标对全球大学在相关学科的表现进行测量,包括科研规模、高水平科研成果、顶尖科研成果、科研质量、国际合作、校企合作、顶尖人才、国际大奖等。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主要数据来源是爱思唯尔(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除了常规指标外,Elsevier还为排名专门开发编制7个学科的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单。爱思唯尔科研解决方案内容与分析全球总监Mhamed El Aisati先生认为,“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满足学生,研究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大学科研表现的需求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我们非常兴奋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和SciVal分析系统可以为这次排名项目和工程学院的战略分析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另外,“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根据2015年发布的IREG国际学术奖项清单,使用更严格的标准筛选出两项学科国际大奖,作为排名指标分别用于两个学科的排名。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协会主席Jan Sadlak教授在对软科学科排名方法论表示肯定的同时还专门指出,“采用国际权威的学术奖项可以有效地评估个人及大学的学术表现”。

2、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 北大居第二清华第四

英国教育杂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620日公布了包括中东在内的2016年亚洲大学排行榜。

据报道,今年亚洲榜首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的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并列第2名。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分别位居第4、第5名。韩国有3所大学跻身前十,包括第8名的浦项工科大学和第9名的首尔大学等。

此外,迄今已连续3年居亚洲榜首的东京大学跌落至第7,京都大学从2015年的第9名下滑至第11名。日本跻身前100名的大学则从2015年的19所减少至14所。

该排行榜以论文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等13个指标作为评判标准。201510月发布的全球排名中,东京大学从上年的全球第23名跌落至第43名,为排名更靠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让出了亚洲首位的宝座。

据悉,该杂志没有公布今年第51名至第100名的具体排名。

  附:亚洲地区前20名大学依序为:

1.新加坡国立大学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北京大学

4.香港大学

5.北京清华大学

6.香港科技大学

7.日本东京大学

8.韩国浦项科技大学

9.韩国首尔大学

10.韩国科学技术学院

11.日本京都大学

12.韩国成均馆大学

13.香港中文大学

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台湾大学

16.香港城市大学

17.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17.(并列)韩国高丽大学

19.上海复旦大学  

20.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3、《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发布

启德教育集团特邀全球商学院入学考试(GMAT)主办方——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19日在北京共同发布的《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指出,以FAME(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四大专业为代表的商科仍稳居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学科的首位,且93%的毕业生表示其投入产出比非常高。

该《报告》以启德教育为数十万中国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经验和大数据沉淀为基础,在5129份有效问卷基础上,结合启德教育与GMAC的调研数据,为准备出国修读商科的学生提供指导性参考。

近些年,商科一直被奉为高回报率的专业。GMAC2016年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接受过商科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表示,商科教育帮自己获得了个人回报(93%)、职业回报(89%)、财务回报(75%);而且这些被调研者表示非常愿意向人推荐自己的商科项目,整体来看,各种商科项目的净推荐值(NetPromoterScore--NPS,最流行的顾客忠诚度分析指标)非常高(综合NPS=+45);另外,有93%的毕业生表示商科的投入产出比非常高,如果有机会再选一次,依然会选择商科。

启德教育《2015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41.2%的意向留学生选择就读商科。其中,金融和会计两大专业更可谓热中之热,此次《报告》调研数据就显示,超过5成的商科留学生选择金融(26.5%)和会计(24.2%)专业,其他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商科留学专业依次为:管理学(11.5%),市场营销专业(11.3%),经济学(5.9%)。

在提高留学申请成功率方面,该《报告》显示,出国读本科及研究生的商科留学生均认为有五大因素:专业人士的帮助、优秀的GPA(平均分)、优秀的语言成绩、国内学校背景较好、有实习经历或课外活动经历,其中社会工作经历尤其能提升研究生申请成功率。

在留学国家选择方面,《报告》数据显示,79.4%的商科留学生选择美国(30.6%)、澳大利亚(23.4%)、英国(15.2%)、加拿大(10.2%)四大目的地。美国的商科专业设置紧随经济发展潮流,金融工程、传媒营销等交叉学科更成为近年美研申请热点;澳大利亚的院校商科中某些专业的就业与移民优待政策有关;老牌教育强国英国的商科硕士对于本科非商科专业的学生包容性更高,吸引了不少跨专业的中国学生;中国香港(6.8%)位列第五,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名校比例高且地缘优势明显、费用较低,还有留港就业的机会。

《报告》调研数据还显示,目前中国商科留学毕业生多选择回国就业,且扎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35.7%的受访者就职于金融行业。商科留学毕业生选择最多的是私企/民营企业(54.5%)、外企/合资企业(21.9%)、国企/公有制企业(14.6%),还有约5.1%的被调研者表示“考虑毕业后就创业”。作为高投资的专业,商科留学生毕业后的回报率尤其受关注。《报告》显示,商科毕业生平均起薪约8.7万元人民币/年,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商科毕业生现在的年收入约16.2万元/年。此外,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商科毕业生后劲足,薪资增长快、增幅大。鉴于此,启德教育建议商科留学毕业生不要为了短期的薪资差异而放弃多年的专业积累。

但《报告》调研数据也显示,约有4成商科留学毕业生认为找工作“非常难”和“比较难”。启德教育建议商科留学毕业生们充分利用网络,提前留意国内各大招聘网站的信息,在充分了解企业背景和应聘岗位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视频、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完成面试等求职环节。此外,学制较短的留学地区,如英国、中国香港等,学生留学期间学业紧、课业多,留学生们不妨从拿到学校OFFER(录取通知)那天起就开始着手求职。

《报告》还显示,商科毕业生认为自己求职成功的五大主要原因是: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实习经历、双重文化背景。沟通能力更被认为是商科人重要的职场能力,“除了上课和实习,就是在社交。”——这句流传在哈佛商学院的“魔鬼法则”所言非虚。

4、英国政府资助孔院推广汉语教学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杜可歆16日说,英国教育部将拨款资助该孔院推广汉语教学,这“体现了英国教育部对发展汉语教育的认真态度”。

杜可歆当天在孔院举办的中文教学年会上说,由英国教育部资助的汉语教育推广项目将于今年9月启动,主要服务于中学阶段学生,目前确认已有14所学校将参与这一项目。

据了解,参与此项目学校的学生每周中文学习时间要达到8小时,其中包括4小时的教师授课,以及课外教学、课后自学和强化语言学习课程。为促进汉语教学,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孔院还将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合作,为该项目培训师资。

出席中文教学年会的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阳说,语言合作是中英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4年里,英国国内的孔子学院增至29个,孔子课堂达127个。此外,还有逐渐兴起的孔子课堂群以及课堂群所影响的学校。

沈阳表示,英国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汉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体现了英国政府为此作出的努力。

本次中文教学年会主题为“创新与合作:面对未来的挑战”,重点就汉语教学策略、校际合作、在线教育平台等议题进行讨论。

5英国脱欧或影响中国低龄留学生

据《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近日,国际学生招收机构Hobsons Solutions1763名英国大学国际申请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英国脱欧,47%的学生表示,来英国读书的兴趣减少。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数据,在2014-2015年间共有240676名国际学生在英国学习。若以此结果类推,离开欧盟将会让英国失去113116位国际学生,其中20178 位将会是中国学生。 

关于脱欧对中国留学生可能导致的影响,SIUK英国教育协会高级留学教育顾问黄蓉表示,如果英国脱欧,直接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欧盟学生减少,为了 平衡国际学生数量,英国大学会相对缩减招生,预计中国学生入学要求将会持续提高。近年来,排名高的院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学要求不断增高。英国移民局近年来 对移民政策的紧缩已经让国际留学生感觉到“不受欢迎”,英国脱欧后移民制度的更改也很可能会让华人留学生加深这一印象。不过,根据最新两个民调显示英国民 众更加支持脱欧后,可能造成的英镑下跌会降低留学成本。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从一些留学中介口中得知,如果脱欧,他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从欧盟国家过来的低龄华人学生生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学中介告 诉记者,因为来英国投资移民和求学的成本相对较高,一些低龄留学生的家长选择先到欧盟其他国家移民,也就是用更少的钱先换一张欧盟的身份证,这样自己的孩 子等接受高等教育了,再直接申请考英国的学校,也不受签证的限制,这样的做法,经济角度省了钱,也很便利。“但脱欧以后,这条‘曲线救国’的求学或者移民 之路,可能没有这么好走了。”

二、他山之石

1、清华运营的“神威·太湖之光”荣膺世界超算冠军

62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超算大会发布超级计算机TOP500最新榜单,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首次亮相便一举夺冠。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无锡市、清华大学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协议,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委托清华大学管理运营,依托清华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软件开发,着力推动超算应用,努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业培育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高端平台与高端要素优势叠加、超算应用和产业协同的科技创新中心,由计算机系教授杨广文担任中心主任。

“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制成功,既是“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部署,也是国家长期支持、技术积累的成果。取得的三大突破为:

1、数量级:这是全球第一台运行速度超过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峰值性能高达12.54亿亿次/秒,持续性能达到9.3亿亿次/秒,几近排名第二的“天河二号”的3倍。

2、自主研发的纯国产机:“神威·太湖之光”全部采用中国芯“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和自主系统软件及应用支撑。单芯片的峰值性能就已接近1999TOP500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绿色节能:从世界领先的高效水冷技术到软硬件协同、智能化的功耗控制方法,“神威·太湖之光”实现了层次化、全方位的绿色节能,功耗比达到每瓦特60.51亿次运算,是目前世界上最绿色节能的超级计算机之一。

清华大学依托计算机系成立了“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校级机构及科研团队来支持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运行管理、交叉学科的发展、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同时服务国家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为世界前沿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行业重大应用和企业重大目标产品提供超级计算服务;结合江苏省十三五“一中心、一基地”战略,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基于清华大学人才与学科优势,利用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组织科研团队,建造高性能计算人才聚集地及并行应用软件研发基地,加速江苏省产业的升级换代。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620日揭牌开业。伴随中心的诞生,不仅太湖之光登顶世界Top500第一,同时3项全机应用首次入围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占全球提名的一半。11月份将在美国揭晓评选结果。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重要突破。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付昊桓副教授、黄小猛副教授及计算机系薛巍副教授分别参与其中两项应用课题

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支持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与计算机系合作,在“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上首次实现了百万核规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此前,我国的地球模拟系统模式只能达到200公里网格规模的分辨率,但现在已可开展25公里网格分辨率的地球系统模拟工作,在海洋上可达到10公里分辨率。这一工作为开展更全面的地球演变过程数值模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三十多家用户单位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学、新药创制、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开展了合作。

2、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七届国际多感觉通道研究会议

2016615日至18日,第17届国际多感觉通道研究会议(International Multisensory Research ForumIMRF2016)在中国苏州南园宾馆成功举行。这是国际多感觉通道研究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主办,苏州大学承办,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恒源祥集团协办,媒体主办方为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来自世界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多名学者,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企业和工业界的代表参加了IMRF2016

1999年由英国牛津大学Charles Spence教授倡导并首次在牛津大学举办以来,IMRF已经举办了16届。20146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陈立翰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陈骐老师和中山大学岳珍珠老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第15IMRF上,成功申请到了IMRF2016的主办权。

会议主持人是IMRF2016秘书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立翰。会议伊始,他简单介绍了IMRF的历史,欢迎海内外各位学者的到来。紧接着,本次会议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以及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先后进行了简短的致辞。

王杰介绍了本次会议所涉及的与多感觉通道研究相关的主要论题,同时向与会者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使命,并对认知神经科学和多感觉通道研究在科技发展中的巨大潜力进行了展望。王杰诚挚欢迎海内外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到北京大学进行科学交流与合作。

随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本次会议执行主席方方教授对中国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多感觉通道整合研究的意义,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设置了六个主题分论坛、八个口头报告会和海报环节,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多感觉通道人工智能,感官品牌构建和测评,虚拟现实中的多感觉通道整合以及运动控制,假肢、人工耳蜗、感知替代,疼痛的预测和预防方法学等,以及相关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前沿的研究。会议邀请了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Henrik Ehrsson博士、上海纽约大学的周永迪博士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Steven A. Hillyard博士作为主旨报告人,分别介绍了躯体占有感的多感觉通道机制、跨感觉通道的认知与短期记忆以及听觉对于视觉注意和感知的影响等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还邀请了德国汉堡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张建伟教授作关于多感觉通道控制与认知机器人系统学习的特别报告。

IMRF2016的召开为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和产业界代表在多感觉通道(比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建立了相互交流和协同发展的平台,大力推动了该领域学者在科学、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合作。本次会议期间,IMRF2016与开启全球感官研究中心(由恒源祥集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莫耐尔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同期主办了第7届开启全球感官品牌论坛,主题为“感官科技驱动消费创新”,论坛云集了来自加州大学、福特等知名院校和企业的专家,共同探讨并分享了感官技术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密切关系。

北京大学是中国心理学诞生的摇篮,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早在1900年即开设心理学课程。多年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按综合大学规格进行全面的学科建制,从事多方面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涵盖心理学各主要方向,是中国最著名的心理院系,目前已建成体系完备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内外输送了大量专业化人才,在国际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北大能够代表国家来筹备和主办本次专业领域的最高级国际会议,这是17年来争取到的难得机会,也凸显了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国际社会影响力。

当前,国内科研机构的多感觉通道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心理学应用上已开辟了不少可喜空间,为产学研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举办该领域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对于推动我国与世界范围内认知神经科学家的进一步学术合作研究,并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升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69日上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所(UNESCO-IIEP)、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我校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来自26个国家的近50名国际组织、高校及质量保障机构的代表,100余名中国高校、学会和评估机构的代表齐聚厦门,交流分享各国大学提升教育质量的经验做法。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副主任周爱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所所长Suzanne Grant Lewis、专家Michaela Marti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资深项目专家Wang Libi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处主任Robert Paru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德国高等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全球大学多维排名负责人Frank Ziegele;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Judith Eaton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Suzanne Grant Lewis表示,随着全球对高等教育期待的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显得重要而紧迫。总结已有的高等教育典型案例,建立高效科学的内部质量体系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有力抓手。论坛的召开既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分享交流经验心得的平台,也鼓励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教育相关的跨行业、跨领域人员进行交流对话,希望能通过加深对内部质量保障、就业质量体系以及大学治理的理解,形成推动世界高等教育进步发展的合力。

 Wang Libing表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内部质量体系来保障,也同样需要外部质量评估来推动,对教育机构而言,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和追求内涵发展的共识十分重要。此次内部质量保障项目收集了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最佳实践案例,希望能在吸收各国个案研究精华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广泛使用性的框架体系,为世界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本次论坛历时三天,采取主题报告、小组展示、开放式讨论等多样形式。包括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厦门大学等参与“IQA”项目的八所示范高校介绍本校在质量保障方面的典型经验以及优秀原则。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际视野下的内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

IQA” 项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旨在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方面提炼典范案例和优秀原则,推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项目。厦门大学等参与“IQA” 项目的八所示范高校在历时两年的时间中,通过问卷、访谈等多样的形式提炼所在高校关于内部质量保障的典型案例和优秀原则,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重要参考。此次研讨会既是八所示范高校的总结汇报会,也是高等教育相关专家学者的经验交流会,为专家学者提供了解高等教育前沿动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探讨未来发展思路的平台。

4、弗莱堡大学-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一个中心,两个驻地:“弗莱堡-南京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在弗莱堡大学揭牌——而早在201561日,弗莱堡大学已经与中国南京大学的院系建成伙伴关系。这是弗莱堡大学首次以这种形式与其他大学共同开设研究中心。弗莱堡大学汉学系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将在新成立的中心内共同合作。除了学者的交换与交流,计划中的活动项目还包括为学生交流而设立的一个奖学金项目,以及专题研讨会和大型会议。除此之外,还有联合研究项目,如1949年后中国的社会流动和集体记忆。弗莱堡大学汉学系教授Nicola Spakowski担任该中心主任。此外,还计划将与弗莱堡孔子学院共同公布研究成果。

这两所伙伴高校还希望加强它们在第二个核心领域的研究合作:材料学。为此,201511月在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并计划于201611月在弗赖堡召开第二次会议。这样做的目的是发掘合作潜力,并探索共同申请第三方资金的注入。

1999年,弗莱堡大学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就此成为伙伴高校,其伙伴关系一直不断发展延续。其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当属孔子学院总部、弗莱堡大学以及弗莱堡市政府2009年达成的协议,与合作伙伴南京大学共同建成弗莱堡孔子学院,以及两校在2014年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以扩大学生和学者的交流。

5、悉尼科技大学宣布三项最新理学及数学专项奖学金

随着中国高考的临近,悉尼科技大学(UTS)近期也宣布推出2016年国际学生专享的三项理学和数学奖学金项目,总额超过14.5万澳元,将受益于悉尼留学的国际学生。此外,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还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又一选择,学生可以通过UTS:INSEARCH的快捷课程进入高等学府悉尼科技大学。

本次三项奖学金将开放给理学院本科及硕士学生,并覆盖包括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在内的一系列课程。专享的奖学金包括:UTS理学国际学生卓越奖学金(本科)的一等和二等奖学金;UTS理学国际学生卓越奖学金(研究生课程)的一等和二等奖学金;UTS理学文凭课程奖学金,即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奖学金。据了解,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为悉尼科技大学的预科学院。“该预科学院为学生进入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做好充分准备,甚至还能将成绩优异的学生直接送入理学院本科二年级,”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市场拓展部总监Belinda Howell女士介绍,2016年,5名在悉尼科技大学攻读理学或数学学士学位的同学将获得2000澳元奖学金,该奖学金专为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的国际毕业生设置。Howell女士表示,时值中国学生高考之际,学生们正在考虑各种各样的高校,处于选择的重要时期。这些奖学金项目的设立将最大程度地吸引优秀的学生考虑悉尼科技大学的理学课程。
“理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趣味的领域。在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中国学生可以考虑学数学统计学、环境生物学、化学、生物医学、法医学、海洋生物学和中医药学。”  

Howell女士介绍,目前,全球多个国家众多人口都正面临能源、水资源、食品生产、医疗、废物管理、计算机和通信等难题,我们期待着有科学家可以为我们找到答案。而研究表明,人们从事理学相关职业的三大原因除了帮助世界解决难题、保护环境、改善社会,同时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和领域。

就读于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的国际学生Olivier Lee,是在纳米技术领域学习的理学荣誉学士。Olivie说:“当时选择这门课,就是因为它实用,并能够接触到很多前沿的科技,对改善社会也有帮助。”Olivie坚信纳米技术的可能性是无止境的,它将彻底改变世界。Olivier打算带着他的氧化锌纳米线的光学特性研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将自己的研究将应用于新型电子和光学设备上,比如照明设备。完成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的预科课程能让中国学生完全适应悉尼科技大学紧张又创新的学习环境。

此外,申请攻读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预科课程的学生不需要提供高考成绩。

三、外事新闻

1、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论坛在我校举行

华大在线讯(记者 史林)62324日,“华创会”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论坛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主题为“华文教育的标准与特色 ”,来自新加坡、泰国、韩国、越南等海外华文的教育代表、湖北同乡代表以及华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佐斌教授主持。

论坛主要围绕着三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一是“一路一带”战略与华文教育的发展、挑战与展望、对策;二是与所在国国情相适应的华文教材、教法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华文教育的多样性及国别化研究。

副校长王恩科教授指出,开展华文教育是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世界形象的重要方式。华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培养专业的华文教师队伍、建立华文教育的标准与特色和发扬时俱进的华文教育理念。华文教育论坛为促进世界各地华文教育的联系与合作搭建了一个交流研究的平台。

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和我校承办。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新社、《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

2、王恩科副校长出席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成立大会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冯连军)625日,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智库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副校长王恩科教授率印尼研究中心专家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章程》,根据该章程选举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为首届联盟理事长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当选为首届联盟理事长,秘书处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加査玛达大学、日惹国立大学、北苏门答腊大学当选为首届联盟常任理事单位。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出席会议并致辞。王恩科副校长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北京宣言》,并代表我校同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其它发起单位一起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作为专家代表,我校印尼研究中心韦红教授、王勇辉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中国-印尼战略对接,共建地区和谐海洋秩序”、“To Promote Positive Concepts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and Global Maritime Axis”的主题报告。

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的成立,旨在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期间双方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议以及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公报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印尼高校与智库交流合作,鼓励两国大学建立沟通平台,完善智库对话与合作机制。

3伍伦贡大学代表团来访我校,共谋联合研究院未来发展

  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朱圣琛)630日下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跨国教育与联盟主任比尔·达马奇仕一行2人来访我校,副校长王恩科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举行座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王恩科首先简要回顾了我校与伍伦贡大学的友好合作历史。他表示,早在2006年,两校高层在互访中就提出了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开展合作的构想;两校共建联合研究院的筹备工作于201210月正式启动,经过3年多的辛勤筹备,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终于在20162月正式获批。联合研究院集结了两校的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才能的高水平国际复合型人才;同时,联合研究院还将依托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产业和经济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在联合研究院的筹备过程中,伍伦贡大学不遗余力地支持我校的申报工作,为此,他向伍伦贡大学校领导与相关人员对联合研究院申报工作的大力支持与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两校依托联合研究院这一平台,不断深化合作的广度与维度,力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中澳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比尔·达马奇仕表示澳大利亚高校在华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获批者寥寥无几,因而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的获批在澳大利亚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表示将给予联合研究院大力支持,这与两校的辛勤付出与通力合作密不可分,将大力推动中澳教育的交流与发展。伍伦贡大学将与华中师范大学继续保持密切合作,致力于将联合研究院打造为集结两校学科专长,充分利用湖北与中国产业优势,培养受企业与社会认可的高水平人才,教育与科研相得益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范本。

随后,联合研究院侯任院长、工程中心副主任余新国向外方介绍了联合研究院的办学现况、面临的困难,并从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专业、加大招生宣传以及开展教师招聘等方面提出了供商议的解决方法。

比尔·达马奇仕说,目前, 国内硕士层次的中外合作项目竞争激烈,学生尤为重视师资水平,伍伦贡大学将利用其海外资源,协助我校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高水平的明星级师资;同时,他还分享了伍伦贡大学在华其它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宣传经验。

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董俊敏表示将继续支持联合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希望两校将联合研究院打造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与科研合作相结合的知名平台。

伍伦贡大学是全球领先的年轻大学之一,因其出色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各主要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其毕业生综合素质被全球雇主评选为世界前100强。2012年澳大利亚科研排名(ERA Ranking)第九,同时在由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大学学习和教学质量指标(QILT)中综合排名第一。

4、我校举办第二届国侨办“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班”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罗剑)623日上午,国侨办2016“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班”武汉班开班典礼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举行。本次培训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我校承办,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协办。开班典礼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周波主持。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人以及130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俄罗斯、印尼、韩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美国、中国等11个国家的华文教师参加。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佐斌寄语海外华文教师们以“仁爱”之心贯穿整个华文教育始终,以爱的态度和信念,像太阳般辐射光芒给每一个学生;以过硬的专业才能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出才学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指出,我们学习华文就要了解中国文化。以汉字为例,他说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每个汉字都有故事,每个汉字都传递了人类的价值观,对生命的理解和价值观,汉字中体现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不仅是对语言符号的理解,还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学员代表印尼培青国际学校陈清銮校长在发言中说:“印尼团有15人来参加华文教师证书班,非常感谢国侨办和华中师范大学给提供此次学习机会。学员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把所学知识带回印尼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汉语,喜欢中国”。

莫斯科第十一中学李伟华老师表示,感谢华师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她表示要与其他学员一同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教授华文,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新加坡金日教育产业集团总监孙雯莉老师介绍了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她表示通过举办华文教师班,把世界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华文教育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加强今后各国华文工作者间的相互联系,她希望与各位同仁携手共创华文教育的美好未来。

我校华文教师班授课老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戚学英教授向学员们分享了她在马来西亚教授华文的心得感悟。她说,海外华文教育者对华文教育的坚持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让她为之深深感动。“在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她就如何提高海外华文教师的师资素质,如何应对海外华文学习中当地语言负迁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最后,她以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学员共勉。

我校2015年首次成功举办“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班,学员80人,取得圆满成功。今年共有130名学员,人数有较大增长。

四、港澳台动态

香港动态

1教大研讨会促国际汉语教育

  香港文汇报6月22日讯  超过150名国际汉语教学专家、学者与教师日前聚集于香港教育大学,出席“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国际文凭课程(IB)理念与语言教学”,探讨国际汉语教学现状、革新与发展,并加入IB理念,让专家学者参与交流讨论,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这次研讨会由教大中国语言学系及国际汉语教学文学硕士课程主办、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协办。研讨会主讲嘉宾包括剑桥大学学者袁博平和英基协会(ESF)20多所学校的中文总顾问王小平等。与会学者分别来自埃及、哈萨克、菲律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内地、台湾和澳门等地,也有不少国际学校的前线教师参与其中,共发表报告论文共66篇。

2、公大委关清平任副校长

香港文汇报622日讯  香港公开大学昨日宣布,委任明爱专上学院校长关清平接任行将退休的黄锡楠,出任学术副校长一职,于今年111日生效。

关清平有接近30年的高校教学及管理经验,他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取得其硕士及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蒙大拿大学的蒙大拿理工学院开展其教学事业,并于1990年起担任该校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关氏曾于1998年加入香港公开大学,服务大学接近8年,现为明爱专上学院校长。此外,关清平亦担任自资高等教育联盟副主席,以及香港特区奖学基金督导委员会及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会员。

公开大学管理层对于关清平出任副校长一职表示欢迎及高兴,并相信凭着关的知识及经验,定能带领大学迈步向前。

澳门动态

1、澳大学生天津学习收获丰

澳门日报623日讯  2016年“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于本月21日在天津举行结业礼,与会领导向顺利完成学习交流活动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此次交流于本月六日至二十日在天津举行,学员来自澳门大学、理工学院、旅游学院、科技大学及城市大学五所院校。期间学员通过授课学习、参观考察、实习实践、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风貌建筑保护和中西文化融合的有关情况,直观地感知了天津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面临的历史机遇、呈现的勃勃生机。

2、港澳生京沪实习拓眼界

澳门日报621日讯  由文化部港澳台办、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澳门基金会和香港青年联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21日在北京天文馆开幕。28名澳门学子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是由文化部倡议举办的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重点品牌项目,旨在促进港澳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和祖国国情的认知和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大使。自2005年推出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共九百多名优秀港澳青年学生参加,得到港澳主办方的充分肯定和港澳大学生的广泛欢迎。

台湾动态

1、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东亚新形势与两岸关系”研讨会

626日,华中师范大学新设立的校级研究机构——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同时举办了“东亚新形势与两岸关系”研讨会。

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湖北省台办刘凯春主任,华中师大副校长、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彭南生教授,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邵宗海教授出席并共同为中心揭牌。国台办谷凯宁副主任、苏振学副局长,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周志怀所长,国台办海研中心罗华庆研究员、胡文生副主任,全国台联杨毅周副会长、宋强处长,全国台研会郑庆勇主任,北京联大台研院刘文忠副院长等台湾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我校高研院、港澳台办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的师生60余人共襄盛举。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东亚新形势与两岸关系”研讨会,多位专家围绕着台湾政情演变与两岸关系走向、东亚战略形势变化与两岸关系,以及新时期台湾问题与中国大战略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2、我校代表参加全国台研会学术年会  探讨“未来四年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

613日至15日,全国台湾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浙江湖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未来四年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涉台工作部门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港澳台办主任兼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琍、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汪滨老师参加此次会议,汪滨老师在会上做了发言。

对于未来两岸关系走向,多位与会学者表达担忧。有专家认为未来两岸关系可能走向冷对抗,“台独”和“反台独”等各种较量将越来越聚焦于两岸关系向何处去的问题上。关于两岸经贸发展,多位专家表示,未来四年,受两岸政治关系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进程受阻,面临的挑战将增大。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40余篇。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多位学者对民进党的对外政策及未来台湾的“国际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3、我校啦啦操队与台湾姊妹校开展训练交流活动

应台湾师范大学等6所台湾姊妹校的邀请,我校啦啦操队25人师生代表团于622日至28日在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比赛、训练及交流活动,并看望了我校在台湾学习的部分交换生。  

623日,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与休闲学院院长程瑞福、运动系主任石明宗、两岸事务组组长梁一萍等会见了代表团。两校举行座谈会,分别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体育院系建设及发展的情况,达成了建立长期合作的体育学科交流平台的共识。

624日,代表团访问了世新大学。世新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啦啦操队,多次参加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并获得良好的成绩。通过交流,两校也初步达成了在啦啦操技术学习方面的合作意向。

625日,代表团访问了台北市立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观摩了啦啦操队的训练,与两校体育系进行了会谈。应台湾地区啦啦操协会理事长张育铨教授的邀请,我校啦啦操队还在中国文化大学观摩了2016年台湾地区啦啦操锦标赛。

627日,我校代表团访问东海大学。与东海大学啦啦队进行了技术交流。通过技术交流,两校队员取长补短,互相提高。还建立了微信交流群,希望可以保持长期的交流,进一步巩固友谊。

628日,我校代表团访问屏东大学。屏东大学副校长陈坤柠陪同代表团参观了屏东大学的场馆设施和训练比赛环境,两校就进一步合作交流达成了共识。

此次赴台是我校啦啦操队首次外出进行训练和比赛交流,虽然时间有限、行程紧张,但通过观摩比赛、共同训练及参访交流,我校啦啦操队对台湾地区的啦啦操运动技术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交流期间的专业收获及所建立的友谊也将是长期与持久的。通过此次参访,我校啦啦操队进一步坚定了刻苦训练、勇创佳绩的决心,力争在未来勇创佳绩,为我校争光添彩。

(本期责编:王盛夏 董珊  编审:柯常青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