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后的第一天,由联合国和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中国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协会承办的“学术影响力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开幕。“学术影响力项目”(Academic Impact Program)是联合国将要在今年11月中旬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向全球发起的一个倡议,旨在通过联合国与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宣传国际公认的十项基本原则,包括文化、可持续性、教育和解决争端等领域,以倡导和平、合作、发展的理念。
此次“学术影响力国际研讨会”会期两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潘基文在致辞时表示,联合国高度赞赏学术创新和思想支持,这些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从社会和自然的角度,让我们的家、社区和消费模式可持续。联合国公共信息与传播副秘书长赤坂清隆及联合国相关机构官员、中国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国内高校的40多位校长和副校长与会。研讨会设定四个研讨阶段:“学术影响力与世界公民”、“学术影响力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力与高等教育体系能力构建”、“学术影响力与跨文化理解”。我校李向农副校长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为第四阶段研讨的主旨发言嘉宾。
李向农的发言题为“学术影响力与跨文化理解——名师和名刊的效应”。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世界,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影响世界的进程中日益发挥作用。
“名师是大学影响世界的名声”。李向农以此为观点,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章开沅教授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尤其是章开沅先生于2005年底应邀与国际著名思想家、日本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深入对话。在对话结束的时候,池田大作先生说:“从今以后是中国的时代,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对于世界,中国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章开沅先生回应说:“所以文化的交流格外重要,不能仅仅考虑一国之利,要考虑到世界的共同利益。”两位大师之间的对话到2008年已经进行了8次,内容涵盖历史、教育、民生等各个方面,促进了中日人民的相互了解,也有效配合了国际交流。李向农还介绍了“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学术基金”的情况。
“名刊是大学走向世界的名片”。以此为观点,李向农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1978年9月创刊的《外国文学研究》,从2005年第1期开始,被AHCI的两大索引目录Current Contents/Arts&Humanities正式收录,成为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可以在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中被查阅引用的艺术与人文科学类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拥有国际化的编委会,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如“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文学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家园意识、种族政治与现当代英语文学的流变”全国学术研讨会(2009),“美国非裔文学学术研讨会”(2009),“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2011)。从跨文化理解的角度来看,中文所表达的意义有一部分是英语无法翻译的,也是其它语言无法取代的。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中文是中国学术的身份标志,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学术传统,作为一份用中文出版的杂志,能够获得国际学术领域认同,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这说明了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语言在国际学术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向农在发言的最后说:“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大学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过程中,正在更加深入和广阔地影响着世界。在学术影响力与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方面,请记住三个名词:章开沅、《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